2012年,阿里地區按照“穩中求快”的經濟工作總基調,緊緊圍繞“提升一產、壯大二產、做強三產”經濟發展思路,積極應對年初局部強降雪、文布當桑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,強化措施抓落實,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。預計實現生產總值24.5億元,同比增長15%,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.34億元,同比增長15%。
固定資產投資創歷史新高,經濟平穩較快增長。全地區預計實現生產總值24.5億元,同比增長15%;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.34億元,同比增長15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創歷史新高,預計完成投資24.3億元,同比增長49.44%;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4977.34元,同比增長19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2.45萬元,同比增長12%。
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,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。G219日土至界山大阪段改建工程路基鋪設基本完畢,S301革吉至獅泉河段公路等幾條邊防公路均已建成通車。獅泉河光伏電站建設進展順利,措勤縣水電站主體建設完工,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實施順利。農牧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改則、革吉、日土、札達四縣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順利完工,完成普蘭赤德灌區、獅泉河北干渠、札達香孜灌區建設任務,革吉、噶爾兩縣小型水利重點縣項目全部完工。
產業建設得到加強,產業結構日趨合理。農牧業穩定增長,全地區糧食產量5358.9噸;人工種草7.65萬畝,“立草為業、草業先行”的發展思路深入人心;絨山羊產業富民效果明顯。第二產業保持穩定,二產增加值5.93億元。第三產業增速較快,三產增加值14.25億元;非公有制經濟占市場主體的94.89%;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.63億元,旅游業對第三產業貢獻率達21.3%。
民生持續改善,人民安居樂業。建設安居房2848套,完成8個村人居環境建設,完成保障性住房494套,完成文布當桑地震災區222戶災后重建任務。優先發展教育,“兩基”成果得到鞏固提高。文化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。衛生服務能力增強,完成85595名城鄉居民免費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。社會保障面不斷擴大,開發就業崗位1475個,實現就業再就業1000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.2%以內。
加強生態保護,生態環境得到優化。大力實施草原生態補償保護獎勵補償機制,草畜平衡、禁牧和牲畜出欄工作積極開展,預計年末牲畜存欄265萬頭(只、匹),同比減少11%,生態環境壓力得到極大緩解。投入2024.58萬元大力實施造林綠化項目,城鄉重點區域綠化工作取得新進展。開工建設獅泉河鎮、日土、普蘭3個飲用水源地項目,飲用水源地得到規范化建設。
創新社會管理,平安阿里建設取得新進展。扎實推進寺廟“六建”、“九有”、“六個一”活動,完成僧尼免費體檢和建檔工作,落實僧尼農村低保、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政策,寺廟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強。加強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,高度重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,深入開展地縣級領導下訪接訪活動。